煤焦油产业链而言,上游主要为煤炭原料和相关分馏、提纯和冷却等设备,中游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的制备和生产,随着国内产能稳步扩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焦油生产国家之一,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用于深加工制取工业萘、洗油、蒽油和煤沥青等产品;二是将粗煤焦油作为替代重油的燃料,用于玻璃、陶瓷等热能行业以及作为生产炭黑的原料;三是高温煤焦油加氢,随着高温煤油加氢技术的成熟,高温煤焦油加氢项目的消耗量有扩大之势。
(相关资料图)
“双碳”政策下行业护城河加深,能效、减碳要求进一步提升。2021年国内出台多个针对“双碳”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及实施细则,其中针对煤制烯烃行业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发展战略上,针对以煤制烯烃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行业提出稳妥有序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再次强调未纳入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项目。
据中研研究院《2022-2027年煤焦油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煤干馏温度在900-1000℃条件下产出的煤焦油称为高温煤焦油,煤干馏温度在650-900℃条件下产出的煤焦油称为中温煤焦油,煤干馏温度在450-650℃条件下产出的煤焦油称为低温煤焦油。
不同类型的煤焦油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如中低温煤焦油中烷基代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可达53.9%,酸性化合物含量18.1%,链烷烃含量8%,树脂物含量14.4%,而在高温煤焦油中它们的含量分别是22-40%、9.0%、<0.5%、50%,因此不同类型的煤焦油应用于不同的领域。高温煤焦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反应过程要求高,反应速率难以控制,相对于中低温煤焦油更难加氢转化。
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焦化行业企业主要分为钢铁联合焦化企业和独立焦化企业,其中,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能约占市场总体产能的60%以上,行业集中度偏低。国内较为领先的中煤能源等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3%,产品同质化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国内煤焦油领域相关上市企业有山西焦化、安泰集团和黑猫炭黑等,随着国内环保持续趋严促进煤化工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我国煤焦油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2023年煤焦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煤焦油产能及利用率变动情况而言,我国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能从煤焦油中提取四十多种产品,其深加工所获得的轻油、酚、萘、洗油、蒽、咔唑、吲哚、沥青等系列产品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农药、染料、医药、涂料、助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冶金、合成、建设、纺织、造纸、交通等行业的基本原料,许多产品是石油化工中得不到的。随着需求带动,我国煤焦油产能持续走高,截止2022年我国煤焦油产能达4450万吨,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不到6成。
煤焦油供需情况而言,随着国内煤焦油下游端需求持续走高带动,整体煤焦油产量持续走高,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煤焦油产量为2200万吨,2022年我国煤焦油产量达2600万吨,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部地区,细分品类来看,高温煤焦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反应过程要求高,反应速率难以控制,相对于中低温煤焦油更难加氢转化,占比国内煤焦油产量最高,需求量来看,2022年我国煤焦油需求量约为2610.3万吨。
目前,在煤焦油加工中,除冶金、化工系统大型煤焦化企业生产萘、酚、沥青、炭黑及少量吡啶、蒽、咔唑外,其大量的杂环和稠环化合物均无回收和综合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煤焦油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焦市场规模变动而言,数据显示,2021-2022年我国煤焦油市场规模出现明显增长,分别达989.41亿元和1441.41亿元,主要由成本上升带动煤焦油价格增长导致。
我国煤焦油进出口量走势而言,随着国内煤焦油产能持续扩产,国内煤焦油产能逐步过剩,我国煤焦油进口量持续下降,同时国内产能过剩企业出货意愿,开始需求国际客户,带动我国煤焦油出口量持续增长,2021-2022年我国煤焦油出口量较2020年高位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煤焦油价格高位背景下,下游需求企业采购意愿下降,我国煤焦油出口量小幅度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煤焦油进出口量分别为11.1万吨和0.8万吨。
未来该行业发展前景如何?请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煤焦油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该行业报告在描述行业概貌的同时,对行业进行细化分析,重点企业状况等。报告中主要运用图表及表格方式,直观地阐明了行业的经济类型构成、规模构成、经营效益比较、供需状况等,是企业了解行业市场状况必不可少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