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周刊 | 快哉东坡·画家:木石卷起千堆雪
一幅画
木石卷起千堆雪
(资料图)
《枯木怪石图》。图片均为资料图
文\本刊特约撰稿 夏冰
2018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苏轼的传世之作《枯木怪石图》备受关注。最后,随着拍卖师落锤,这幅画被一位中国藏家以4.636亿港币(约合人民币4.112亿元)收入囊中。由此,这幅有书法大家米芾亲笔题诗的“苏米合璧”之作,在当时一举刷新了世界最贵古画的纪录。
得意忘形绘木石
一截枯木、一方怪石,在后世人眼中居然价值数亿元?估计千年前的苏轼在兴笔创作的那一刻,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据说,这幅国宝级的纸本墨笔画,是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在萧县圣泉寺与友人同饮,醉后兴致昂扬时所作。
这幅画曾被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以“怪木竹石图”之名记载于《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文字描述如下:“坡上一大圆石偃卧。右方斜出枯木一株,上端向左扭转,枝作鹿角形。右边有小竹二丛,树下有衰草数十茎。无款印。”
观赏这幅画,你会发现画面上的怪石状如蜗牛,布满圆形弧线,仿佛在飞速旋转,充满律动感,折射出创作者天性里的洒脱与不羁。而怪石右侧的枯木,状如鹿角,虬曲而上,冲向天际,仿佛在寻求突围。石和木在画中用笔洗练,充满张力的构图将苏轼不平静的内心表露无遗。而石后又露出数枝焦墨细竹,蕴含生机和希望,说明苏轼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对未来仍抱有憧憬。
根据米芾的回忆,苏轼画作上的石头、枯木,是他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的。苏轼曾说,山石竹木,就像水波烟云一样,漫漶无形,但它们都有灵魂(“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因而,画出它们的内在精神,比画出其外形更重要。也就是说,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得意而忘形。
这幅《枯木怪石图》历来被视作宋代文人画的代表作。研究苏轼的专家李一冰曾表示,“用淡墨扫老木古枿,配以修竹奇石,形成了古木竹石一派,苏东坡自负此一画格,是他的创造”“在苏之前,未有此体”。自苏轼后,枯木成为宋、元时期文人画家笔下重要的摹写对象。
辗转流离终归乡
作为宋代文人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苏轼的画作在当时备受追捧,有“枯木竹石,万金争售”之说,但其存世画作却屈指可数。与诸多国宝一样,《枯木怪石图》也曾历经坎坷。透过这幅画的藏印和题跋,可以窥见它的流传脉络。苏轼完成此作后,最初将其赠给一位冯姓道士。经由这位道士,一个叫刘良佐的幸运儿品赏之余,在这幅画上留下了自己的诗作。后来,《枯木怪石图》在文人间传递把玩,辗转至朱熹的朋友张以道手中。张以道如获至宝,邀请朱熹为其写下题跋:“苏公此纸,出于一时滑稽诙谐之余,初不经意,而其傲风霜、阅古今之气,犹足以想见其人也”。只是,张以道的兴奋劲还未退去,《枯木怪石图》又到了米芾手里。米芾惊喜之余,在画上题诗一首,成就“米苏合璧”之作……
然而,在历史的烟尘里,它也曾销声匿迹,一度让人怀疑它已不复存在。直至1937年,《枯木怪石图》在北平(今北京)现身,收藏者为书画商及古董商白坚夫。战乱时期,白坚夫又将这幅画带至日本,由日本藏家以重金接手……2018年,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在日本征集藏品时,这件流落他乡的国宝才有了回归故里的机会。
自《枯木怪石图》面世,世人对它的赏析、理解众说纷纭。米芾曾撰写了一部绘画鉴评专著《画史》,在书中对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作如下评价:“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知名画家蒋勋围绕《枯木怪石图》也曾分享他的观点:苏东坡在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时,忽然读懂了庄子《齐物论》里的“形如槁木”,在他眼中,枯木不是丑陋的、死气沉沉的,而是努力地活出生命最高的意向,去鼓励生命直面存活的艰难。
不管真相如何,苏轼笔下的“木石前盟”,历经千年时光淘洗,依然显露出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
东坡开文人画先河
刘旦宅绘《东坡赏竹图》。
文\本刊特约撰稿 夏冰
苏轼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大文豪。实际上,作为一位综合素养极高的文人,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也很高。在中国绘画史上,他最早提出“士人画”即文人画的概念及主张,同时率先垂范,是北宋文人画运动的领袖。
那么在苏轼眼中,什么样的画才是“士人画”呢?他在为青年画家宋汉杰的山水画所作的题跋中提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
据此题跋,我们可以粗略看出,苏轼认为文人画应重“意气”,不应太在意细枝末节。这其实已经隐约道出了“形似”与“神似”孰轻孰重。苏轼的形神观在他的一首诗中体现得更加直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他认为,绘画追求形似,画者的水平尚停留在儿童阶段。
在北宋,绘画技巧优于苏轼者大有人在,而唯有他成为文人画理论的集大成者,主要缘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个人经历和儒释道的文化积累;二是创新的自觉。
苏轼出生在书香门第,年幼时就和弟弟一起诵读经典、游历佛寺、品评古画、学习绘画。尤其是自小受儒释道文化熏染,让他的画作更富于哲思,展现出“简古”“澹泊”等特点。入仕后,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文学作品、书画成为他“自娱”“取乐”、借物抒怀的重要载体。
开先河者,往往都要有创新的勇气。苏轼的画作不拘于绳墨,常有新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称赞东坡是“创新的画家”。据说,有一次朋友聚会,大家约定每个人画一幅竹画。大多数人都是沿袭水墨画的传统画墨竹,只有苏轼用朱砂画红竹,有人质问:“世上岂有红色的竹子存在?”他随即反问:“历代大画家画竹均用墨色,那你曾见过世间有墨色的竹子吗?”对方一时语塞。(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