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帮了我们老两口的大忙!”年过六旬的杨通英夫妇俩家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永安镇向阳村,2022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同时,心脏除颤手术带来的高额费用“吓到了”子女长期不在家的夫妇俩。“6月才投的保,没想到马上就用到了。除去医保报销,还为我们额外减少了2万1千多元的开支。”杨通英说。
夫妇俩口中的保险,正是北川县2022年刚刚推出的“乡村振兴保”。北川羌族自治县于2022年4月正式开展乡村振兴普惠性医疗保险推行试点,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保”。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0575人参保,实现了监测户全覆盖。
(相关资料图)
“乡村振兴保”推出以来,北川县以商业保险市场化运行补充医疗保障政策的创新试点落地生根。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试点试出了什么?为百姓带来了什么?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
命题既定,守牢因病致贫返贫“防线”
青山如黛,碧水涓涓。生态康养,是这座山间小城给人的第一印象,也让追求健康的理念深植于北川人心中。
“医疗问题仍是事关全县民生保障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问题之一。”北川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小燕直言不讳,道出了眼前的痛点。
北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区地带,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还属于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五区合一”的地区。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自2018年“脱贫摘帽”以来,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成为摆在北川面前的新课题。而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负担,切实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便是重要的突破口。
“衣食住行都越来越好了,别的都不怕,就怕生大病。”家住桂溪镇的脱贫户王大爷这几年发展枇杷种植,赶上市场行情好,日子逐渐红火起来。“上岁数咯,更加觉得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2020年北川全县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数据显示,全县基本医疗参保总人数210675人,医疗总费用金额2.3亿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费用金额为1.38亿元,个人自费金额最高为21.49万元,个人乙类自付费用最高金额为7.6万元。脱贫户因病致贫占比26.74%,监测户因病致贫率高达64.91%。
“必须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牢牢守住因病致贫返贫的这道‘防线’。”据张小燕介绍,针对个人支付费用仍然较高、中低收入群体因病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的问题,北川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学习沿海地区先进经验,创新提出引进市场化手段开展乡村振兴普惠性医疗保险的思路。
2022年4月,北川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普惠保”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乡村振兴保”破茧而出。
解题有方,四方协力为群众健康加上“双保险”
得知杨通英刚做完手术花了不少钱,向阳村妇女主任冯萍立即来到家中了解情况,并帮助他们完善理赔资料后交到镇上的协理员唐金容与保险公司对接。
2022年11月17日,21674.31元的赔付金额到账。“我们老两口文化不高,本来担心手续会很麻烦,没想到他们都帮忙办好了。”申请理赔流程的便捷,令杨通英的丈夫邓益美感到意外,也更加庆幸当时作为村上第一批村民积极购买了“乡村振兴保”。
邓益美感受到的“便捷”背后,其实是县乡村振兴局、县医保局、镇村两委、保险公司等多个部门通力协作的成果。而“乡村振兴保”的诞生,本身就是四方协力的创新突破。
引入市场手段补充医疗保障政策,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实践。在浙江省驻绵阳工作队北川组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县医保局和中国人寿北川公司四方协作下,共同调研会商并制定了北川《“乡村振兴保”的实施方案》。从2021年首次提出到2022年推行试点,新一轮东西协作的推动作用愈发显现。
“乡村振兴保”一经推出便受到群众欢迎,得益于产品的四大优势:一是保费低,每人每年仅需70元,无其它附加费用;二是保额高,最高可享受112万的保险赔付;三是保障宽,现行医保政策报销和医疗救助政策资助后群众合规医疗费用均在保障范围内;四是覆盖广,参保对象无年龄限制,且实施首年,允许“带病参保”。
杨通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手术期间共产生医疗费用总额为99310.11元,除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政策报销部分,自己仍需支付64185.77元。好在按照“乡村振兴保”的理赔政策,余下的部分仍可获得21600余元的赔付,这大大减轻了老两口的经济负担。
而同为向阳村的82岁的毛大爷,还享受到了免费的“乡村振兴保”。因其独生子女死亡,毛大爷被识别为特殊困难群体,由政府全额代缴了保费。
为了不加重群众保费负担,又体现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政策,“乡村振兴保”采取群众自愿参保+特殊困难群体补贴(即:对低保、特困、重度残疾、监测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政府全额代缴,其他非农村特殊群体的已脱贫人口实行自主缴费50元/人,政府补助20元/人)相结合的方式推行,补助经费由“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股权量化分红资金+县级财政补贴”的方式解决。
破题有道,试出市场手段补充医疗保障的“北川经验”
“目前来看,这款产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盈利空间可言。”中国人寿北川县支公司经理助理李艳表示,“乡村振兴保”的推出,对公司来说也是一次“试水”。
既然不盈利,为什么还要做?笔者了解到,北川“乡村振兴保”的推出在四川省内属首创,而在经济更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相关的试点也才刚刚起步。将保险职能、公益力量和综合金融优势,充分转化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实践任重道远。
“根据试点情况,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调整险种结构,完善理赔流程,争取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人群。”李艳说道。
挑战不只是对于保险公司。“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信心把这项创新工作继续推进下去。”张小燕说道。经过半年的摸索,北川已经取得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普惠型医疗保险推行经验:通过优化理赔程序、提升理赔服务、是建立项目监督协调机制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最快速度为群众分担医疗负担。
“有了身边的受益案例,村民们对于‘乡村振兴保’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冯萍判断,明年向阳村的参保人数可能迎来大幅增加。而在位于北川西北的白什乡,全乡1700余人中参保的便有1400余人,参保比例超80%。因能切实降低参保群众就医负担,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乡村振兴保”受到了北川广大脱贫群众的极大欢迎。(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李凡)